面膜作为日常护肤中高效便捷的单品,早已成为许多人护肤 routine 里的重要一环。无论是想要补水保湿、提亮肤色,还是修复维稳,选对时间敷面膜,往往能让护肤效果事半功倍。
清晨 6-8 点,是给皮肤 “唤醒” 的好时机。这个时段,皮肤因激素分泌的波动,容易处于较为敏感的状态,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泛红或紧绷。此时选择一款镇静舒缓类的面膜再合适不过,比如含有神经酰胺、洋甘菊等成分的产品,能帮助安抚肌肤,缓解敏感不适,为一整天的肌肤状态打下良好基础。 敷完后,皮肤会呈现出一种通透的状态,后续上妆也会更加服帖。
到了中午 12 点左右,经过上午几个小时的活动,皮肤可能已经受到了紫外线、灰尘等外界环境的影响,尤其是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人群,皮肤容易出现干燥、泛红等晒后问题。这时不妨敷一片具有晒后修复功效的面膜,像含有芦荟、马齿苋提取物等成分的产品,就能帮助舒缓肌肤,补充水分,缓解晒后不适。
夜间 9-11 点,是皮肤进行自我修复和吸收养分的黄金时段。此时人体荷尔蒙分泌和血压都会有所下降,皮肤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,吸收能力也相对较强。在敷面膜前,可以先用热水洗脸或用热毛巾敷一下脸,利用蒸汽打开毛孔,这样能让面膜中的营养成分更好地被皮肤吸收。不同肤质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皮肤状况选择合适的面膜,干性皮肤适合用滋润型面膜,为皮肤补充充足的水分和营养;油性皮肤则可以选择清爽控油型面膜,调节皮肤水油平衡。
生理期后的第一周,也是敷面膜的好时机。因为在生理期期间,皮肤受到激素影响,可能会出现暗沉、出油等问题,而生理期结束后的第一周,皮肤的新陈代谢逐渐恢复正常,吸收能力也会大大增强,此时敷面膜能让营养成分更好地被皮肤吸收,从而达到更好的护肤效果。这个时期可以适当增加敷面膜的频率,选择一些兼具补水和修护功效的面膜,帮助皮肤恢复健康状态。
不同肤质的人,在面膜的时间选择和产品搭配上也有所不同。油性皮肤的人,早上可以使用清洁类面膜,帮助去除夜间皮肤分泌的多余油脂和污垢,保持皮肤清爽;晚上则适合用补水面膜,为皮肤补充水分,调节水油平衡。 干性皮肤的人,夜间更适合使用滋养型面膜,这类面膜通常含有较多的油脂、角鲨烷等成分,能为皮肤提供深层滋养,缓解干燥脱皮等问题。 混合性皮肤的人,T 区油脂分泌相对旺盛,其他部位则可能偏干,在敷面膜时可以有所侧重,整体做好保湿工作,T 区可以适当加强清洁。中性皮肤的人皮肤状态相对稳定,日常护肤以保湿养护为主,选择锁水保湿效果好的面膜即可,维持皮肤的良好状态。
在使用面膜时,还有一些关键要点需要注意。敷面膜的时长要把握好,一般来说,普通面膜敷 10-15 分钟即可,贴片式面膜最好不要超过 20 分钟,以免面膜反过来吸收皮肤中的水分。睡眠面膜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肤质来决定是否洗掉,部分肤质在使用后可能需要清洗,以免堵塞毛孔;膏状面膜则要按照产品说明来操作。
面膜的使用频率也要合理,建议每周 2-3 次为宜,避免过度使用。因为皮肤自身有一定的新陈代谢和屏障功能,过度敷面膜会让皮肤一直处于被 “浸泡” 的状态,容易破坏皮肤屏障,导致皮肤变得敏感脆弱,出现泛红、刺痛等问题。
正确的使用步骤也很重要,首先要清洁面部,去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,保证皮肤的清洁;然后敷上面膜,调整好位置,让面膜与皮肤紧密贴合;敷完后可以轻轻按摩面部,帮助皮肤吸收剩余的精华液;最后再进行后续的护肤步骤,涂上爽肤水、乳液、面霜等,锁住皮肤中的水分和营养。
面膜作为一种高效的护肤产品,只有选对时间、用对方法,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。根据不同的时间段、自己的肤质状况,选择合适的面膜并正确使用,才能让皮肤得到更好的呵护,保持健康亮丽的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