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痛分娩:解锁顺产新体验,你真的了解吗?

2025-03-26

无痛分娩是什么

​​

在了解无痛分娩到底要不要用之前,我们先来弄清楚无痛分娩究竟是什么。无痛分娩,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 ,是一种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减轻或消除分娩疼痛的产科干预措施。它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:椎管内阻滞麻醉和笑气吸入麻醉。

椎管内阻滞麻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效果较好的无痛分娩方法,包括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。由专业的麻醉医师在产妇的腰部进行穿刺并注入麻醉药物,通过阻断痛觉神经传导,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大大减轻疼痛感,同时还能保持清醒,可正常进食和活动。这种方式的镇痛效果显著,能让产妇从难以忍受的剧痛中解脱出来。

笑气吸入镇痛则是利用氧化亚氮(即笑气)这种吸入性的麻醉气体。产妇在宫缩开始时,通过面罩自行吸入笑气,能在短时间内起到镇痛作用。它的优点是起效快、作用消失也快,对母婴的不良影响较小,而且使用方便,产妇可根据宫缩情况自行控制吸入。

无痛分娩是如何操作的

当产妇进入产房后,首先产科医生和麻醉师会共同对产妇进行综合评估,包括产妇的身体状况、胎儿的情况等,以确定是否存在无痛分娩的禁忌症 。只有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,产妇才可以进行无痛分娩。在确认可以进行无痛分娩后,产妇需要签署手术同意书,了解无痛分娩的相关风险和注意事项。

通常在宫口开到 2 指左右时,就可以开始实施无痛分娩了 。这时候,产妇需要配合麻醉师采取特定的体位,一般是侧卧,将腰部尽量弯曲,使腰椎间隙充分暴露,以便麻醉师进行穿刺操作。麻醉师会先在产妇的腰部进行局部麻醉,让产妇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产生麻木感,减少后续穿刺时的疼痛。接着,使用一根细长的穿刺针,从腰椎间隙准确地插入到椎管内。穿刺成功后,会在硬膜外腔置入一根细细的导管 ,导管的一端连接着电子镇痛泵。

通过这根导管,麻醉药物会被持续、缓慢地注入硬膜外腔,从而阻滞脊神经根,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 ,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大大减轻宫缩带来的疼痛。电子镇痛泵由产妇根据自身的疼痛程度来进行自我给药控制,产妇可以在感到疼痛时按下按钮,泵就会释放一定剂量的药物。整个过程中,麻醉师会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,包括血压、心率、呼吸等,确保产妇的安全。同时,也会根据产妇的疼痛缓解情况和产程进展,适时调整药物的剂量 。在胎儿娩出后,一般会继续保留导管一段时间,以减轻产后宫缩的疼痛,直到第三产程结束,才由麻醉医生拔除硬膜外导管 。

如果选择笑气吸入麻醉,在宫口开大 3 - 4cm 后,助产士会指导产妇在感觉宫缩来临前 30 - 40 秒将面罩紧贴鼻部,做深呼吸 2 - 3 次,然后取下 面罩,待下次宫缩前再次吸入,如此反复,直至分娩结束。

无痛分娩的优点

缓解疼痛

分娩镇痛后,能明显缓解绝大部分孕妇疼痛。在没有无痛分娩技术之前,产妇在分娩时要承受难以忍受的剧痛,那种疼痛如同身体被撕裂一般,许多产妇在宫缩时疼得大汗淋漓、大声喊叫,甚至疼到晕厥。而有了无痛分娩,产妇可以在相对轻松的状态下迎接新生命的降临。不少体验过无痛分娩的产妇表示,使用无痛分娩后,宫缩的疼痛从原本的十级痛苦,降低到了可以忍受的两三级,就像来月经时的轻微腹痛,让她们能够保持体力,更从容地应对分娩过程 。

安全可靠

通过椎管内麻药阻滞,可减少因疼痛对新生儿血氧的影响,避免产程中体力过度消耗,保障母婴安全。当产妇承受剧烈疼痛时,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应激激素,如儿茶酚胺,这可能会导致子宫血管收缩,减少胎儿的血氧供应 ,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。而无痛分娩能够有效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,减少产妇体内应激激素的释放,维持子宫和胎盘的正常血液灌注,为胎儿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。同时,产妇在无痛的状态下,能更好地保存体力,避免因过度疲劳而影响产程进展,大大降低了分娩过程中的风险 。

方便持久

采用个体化用药,几乎不影响产妇的运动功能,且作用效果时间长。在进行无痛分娩时,产妇可以根据自身疼痛程度,通过自控镇痛泵自行控制给药。这意味着产妇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,灵活调整药物剂量,真正做到个性化镇痛。而且,无痛分娩的药物浓度很低,在有效减轻疼痛的同时,几乎不会影响产妇的运动功能,产妇在产程中可以自由活动,如在助产士的指导下适当走动,这有助于促进产程进展 。药效大约在给药 10 分钟后开始起效,能持续一个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,待有疼痛感觉后,产妇可再次按下镇痛泵按钮继续给药,如此反复,为产妇提供长时间的舒适体验,直到分娩结束 。

无痛分娩的缺点

麻醉相关风险

虽然无痛分娩时使用的麻醉技术已经相对成熟,但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操作,仍存在一定风险 。比如,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麻醉药物过敏反应,表现为皮疹、瘙痒、呼吸困难等症状;还有可能发生局麻药中毒,这通常是由于麻醉药物误入血管,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引起的,可能出现头晕、耳鸣、口周麻木、肌肉抽搐甚至昏迷等情况 。更严重的是全脊髓麻醉,这种情况极为罕见,是因为麻醉药物误注入蛛网膜下腔,导致全部脊神经被阻滞,会使产妇呼吸、心跳骤停,不过只要麻醉医生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抢救,也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。

神经损伤风险

在进行无痛分娩的穿刺过程中,有可能会损伤周围神经 。因为产妇在怀孕期间,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,脊柱的结构也会有所改变,这可能会增加穿刺的难度和风险。另外,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压迫盆腔产道,可能会导致外周神经受压,引起下肢麻木、疼痛等症状 。还有,如果产程中产妇体位不当,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,也可能会对神经造成压迫,导致神经损伤。不过,这些神经损伤大多是暂时的,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康复治疗,症状会逐渐缓解。 而且,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在操作时会格外小心,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。

产程延长可能

对于部分产妇来说,使用无痛分娩后,可能会出现第二产程延长的情况 。这是因为麻醉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子宫收缩的强度和频率,使得胎儿下降的速度变慢,从而导致第二产程的时间延长 。据相关研究统计,使用无痛分娩的产妇中,大约有 10% - 20% 的人第二产程会延长 30 分钟以上 。产程延长不仅会增加产妇的体力消耗,还可能会增加胎儿窘迫、产后出血等风险 。不过,医生会密切监测产程进展,一旦发现产程延长,会采取相应的措施,如使用缩宫素加强宫缩,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,确保母婴安全 。

无痛分娩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

对产妇的影响

无痛分娩对产妇的影响有利有弊,总体而言,利大于弊。从好处方面来说,最直观的就是大大减轻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 ,让她们不再需要承受那种难以忍受的剧痛,精神状态也能得到极大的改善,避免因疼痛而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 。由于疼痛的缓解,产妇能更好地保存体力,减少体力的过度消耗,这对顺利完成分娩以及产后的身体恢复都非常有帮助 。同时,无痛分娩还可以增加子宫的血流量 ,改善胎盘的血液灌注,为胎儿提供更充足的氧气和营养,降低胎儿缺氧的风险,也减少了因过度换气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 。

当然,无痛分娩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。如前文所述,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呼吸抑制 ,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较低,但一旦出现就比较危险,需要麻醉医生及时进行处理 。麻药毒性反应也是可能出现的问题之一,这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头晕、耳鸣、肌肉抽搐等症状 。极少数产妇还可能对麻醉药物过敏 ,引发皮疹、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。此外,有部分产妇在使用无痛分娩后,会出现产程延长的情况,尤其是第二产程,这可能与麻醉药物对子宫收缩的抑制作用有关 。不过,医生会密切监测产程进展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,所以产妇不必过于担心 。

对胎儿的影响

从积极的方面来看,无痛分娩对胎儿有一定的益处 。当产妇处于无痛状态时,体内的应激激素分泌会减少,特别是儿茶酚胺的分泌量降低 ,这有助于维持胎盘的血流量 ,为胎儿提供稳定的氧气和营养供应 ,从而减少胎儿缺氧的概率 。在正常情况下,无痛分娩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较小,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的药物量也非常有限,对胎儿的影响微乎其微 。而且,现在的麻醉技术和药物都在不断发展和改进,安全性越来越高 。

然而,如果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过大或者出现意外情况,也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。比如,当麻药用量过多时,可能会导致产妇的肌肉松弛过度,使分娩过程变得困难,需要借助助产工具如产钳或吸引器来协助分娩 ,这就增加了胎儿受伤的风险,可能会出现头皮血肿、面部擦伤等 。另外,在极少数情况下,麻醉药物可能会引起胎儿的呼吸抑制或心率减慢 ,但只要麻醉医生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,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,就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。

无痛分娩是否应该使用

根据疼痛耐受程度判断

每个孕妇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程度都不同。如果你的疼痛耐受能力较强,觉得自然分娩的疼痛在可承受范围之内,那么你可以选择不使用无痛分娩 。有些孕妇性格坚韧,身体素质也比较好,她们在分娩时能够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决心,咬牙坚持度过宫缩的疼痛 。然而,对于那些疼痛耐受度较低的孕妇来说,分娩的疼痛可能是无法忍受的 。宫缩时的剧痛会让她们感到恐惧和无助,甚至可能影响到分娩的进程 。这类孕妇更倾向于选择无痛分娩,通过麻醉药物的作用,减轻疼痛,让自己能够在相对轻松的状态下完成分娩 。

根据产程时间长短判断

产程的长短也是影响是否选择无痛分娩的一个重要因素 。对于那些产程较短的孕妇,可能没有必要使用无痛分娩 。比如一些经产妇,她们已经有过分娩的经验,产道相对比较松弛,产程往往会比初产妇短很多 ,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分娩,这种情况下可以不用无痛分娩 。然而,对于初产妇来说,尤其是产程时间相对较长的初产妇,无痛分娩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。初产妇的第一产程通常需要 11 - 12 小时,甚至更长时间,在这段时间里,产妇要经历频繁而剧烈的宫缩疼痛 ,体力消耗非常大 。如果不使用无痛分娩,等到进入第二产程时,产妇可能已经精疲力竭,没有足够的力气将胎儿娩出 。而选择无痛分娩,可以让产妇在第一产程中得到充分的休息,保存体力,为后续的分娩做好准备 ,有利于顺利分娩 。

与医生沟通决定

在决定是否使用无痛分娩之前,最佳的做法是孕妇提前与自己的主诊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 。医生会根据孕妇的个人体质、身体状况、孕期的各项检查结果以及胎儿的情况等多方面因素,进行综合评估,然后提出最适合的建议 。比如,如果孕妇患有某些疾病,如心脏病、高血压等,或者胎儿存在胎位不正、胎儿窘迫等异常情况 ,医生可能会谨慎考虑是否适合无痛分娩 。只有在确保孕妇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,医生才会推荐使用无痛分娩 。所以,孕妇一定要听从医生的专业意见,这样才能确保自己能够安全、顺利地完成分娩过程 。

无痛分娩在国内的普及情况

目前,我国平均分娩镇痛普及率约 30% ,较 2018 年全国平均不足 10% 已有较大提升。但与发达国家 80% - 90% 的普及率相比,仍存在较大差距 。在一些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或妇幼专科医院,无痛分娩的普及率相对较高,能达到 50% - 70% ,而在部分基层医院或偏远地区,普及率可能还不足 10% 。

无痛分娩在国内普及程度不高,主要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。一方面,麻醉医师和助产士人员短缺。我国麻醉医师的数量相对较少,平均每万人配备 0.6 个麻醉医师,而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能配备 2.5 - 3 个麻醉医师 。同时,随着医疗对麻醉的需求量持续上升,如每年无痛胃肠镜的需求量就达上亿人次,各类手术数量也在以每年 10% 的速度递增,麻醉医师的缺口愈发明显 。而分娩镇痛不仅需要麻醉医师,还需要助产士的配合,其他非药物镇痛手段如拉玛泽呼吸法、穴位按摩等也主要依靠助产士实施,助产士的短缺也成为分娩镇痛推广的一大阻碍 。

另一方面,收费标准不明确也影响了无痛分娩的推广 。分娩镇痛相比普通椎管内麻醉耗时更长、技术难度更高,但目前不少省区市尚未出台分娩镇痛专项收费标准,医院只能按照椎管内麻醉的标准收费,这未能充分反映医务人员的劳动与技术付出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。此外,公众对无痛分娩的认知误区也是阻碍其普及的重要因素 。部分孕妇或家属认为无痛分娩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,担心药物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;还有人觉得无痛分娩会增加产后腰痛的风险 。但实际上,无痛分娩使用的药物浓度及剂量仅是剖宫产麻醉的 1/10 - 1/5 ,药物通过导管注入产妇腰椎的椎管内,进入血液循环或经由胎盘吸收的药物量微乎其微,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。至于产后腰痛,更多是由于孕妇生产时长时间保持强制的被动体位、产后哺乳等原因导致的,与分娩镇痛并没有直接关系 。

结论

无痛分娩作为一种能有效减轻分娩疼痛的方式,为产妇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。它在缓解疼痛、保障母婴安全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,虽然存在一些潜在风险,但在专业医生的操作和监控下,这些风险是可控的 。每个产妇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都不同,所以是否选择无痛分娩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,包括个人的疼痛耐受程度、产程时间长短以及医生的专业建议 。建议准妈妈们在孕期就提前了解无痛分娩的相关知识,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,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,以更加轻松、舒适的状态迎接新生命的降临 。

相关推荐

告别“熊猫眼”,美一下教你轻松遮瑕

你还在为黑眼圈烦恼?拍照抢镜、素颜显疲态太糟心。本文揭秘其成因,如熬夜、卸妆不彻底等,重点分享简单有效的遮瑕步骤,从妆前保湿、选对产品到巧用手法,还有预防小贴士,助你告别 “熊猫眼”。

阅读全文
别让“沉默的杀手”悄悄盯上你!宫颈癌早知道

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,本文详述其前期症状,如接触性出血、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、分泌物异常,还分享预防要点,涵盖接种疫苗、健康生活、定期筛查,呼吁女性早关注、早预防,守护自身健康。
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