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齿疼痛,究竟为何
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,腮帮子后侧突然开始隐隐作痛,而且痛感逐渐加剧,连张嘴、吞咽都变得无比艰难?这大概率是智齿在 “作祟”。长智齿牙疼,原因有多种。从生理性萌出痛来讲,智齿作为口腔中最后萌出的牙齿,往往在 18 - 25 岁左右开始萌发,此时颌骨发育基本完成,留给它的 “生长空间” 常常捉襟见肘。它只能拼命往外挤,顶破牙龈组织,就像一颗种子要突破坚硬的土壤层,这个过程必然会引发疼痛,牙龈红肿也是常有的事儿。 病理性因素更是不容小觑。智齿龋坏较为常见,由于智齿生长位置靠后,刷牙时容易清洁不到位,食物残渣长时间堆积,细菌滋生,慢慢就把智齿蛀出了龋洞,龋洞一旦深入牙髓,牙髓炎带来的疼痛那真可谓是 “钻心”。还有智齿冠周炎,智齿萌出不全时,牙冠周围的软组织会形成盲袋,食物残渣极易嵌塞其中,细菌大量繁殖,炎症迅速扩散,周围的牙龈、面颊乃至咽喉都会受到牵连,疼痛难忍。

轻松应对,缓解疼痛
日常护理,清洁先行
保持口腔卫生堪称缓解智齿疼痛的基石。刷牙时,要选用软毛牙刷,以巴氏刷牙法进行清洁,将牙刷与牙长轴呈 45 度角,按照牙龈 - 牙交界区,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,一部分铺于龈缘上,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,用轻柔压力,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,每次颤动 4 - 5 次,颤动时牙刷移动约 1 毫米,每次只刷 2 - 3 颗牙,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,最后将口腔牙齿全部清洁干净,这样能有效清除牙齿表面以及智齿周围的食物残渣与细菌,每日早晚各一次,可别偷懒。牙线的使用也至关重要,取一段约 20 - 25 厘米长的牙线,将牙线两端打双结形成线圈,或取约 30 厘米长的牙线,将其两端绕在两手的中指上,用食指与另一只手的拇指绷紧牙线,两指间牙线长度约 5 厘米,将牙线带入牙缝,绷紧牙线,作上下运动刮牙齿的面,以清除牙缝里的菌斑、食物残渣,每个牙缝都要照顾到,每日至少使用一次。淡盐水漱口简单易行,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半小勺食盐,搅拌均匀后,含漱在口腔,尤其是智齿周围,持续 30 秒左右后吐出,能起到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,可在饭后、睡前多次进行。漱口水也是不错的选择,不过要挑选不含酒精的温和型漱口水,按照说明书要求的剂量倒入口腔,鼓动两腮与唇部,让漱口水充分接触牙齿、牙龈各个部位,同样含漱 30 秒左右吐出,能辅助清洁口腔,抑制细菌滋生。
饮食调整,减轻刺激
在智齿疼痛期间,饮食上必须格外留心。过硬的食物像是坚果、锅巴之类,咀嚼时会给智齿及周围组织施加较大压力,进一步加重疼痛,应果断摒弃;过辣的食物,辣椒素如同 “刺激小能手”,会让原本就敏感脆弱的智齿部位痛感飙升,麻辣烫、辣子鸡等只能暂别餐桌;过甜的食物,糖分会为口腔细菌提供 “美味大餐”,促使细菌繁衍,加重炎症,蛋糕、糖果也得先放一放。相反,多食用一些软食,像米粥、软面条、蒸蛋羹等,它们无需智齿费力咀嚼,能减少对其的刺激。还有南瓜糊、香蕉等质地柔软、富含营养的食物,既能填饱肚子,又不会给智齿添乱,是疼痛期间的理想之选。
简单外敷,舒缓不适
冷敷和热敷对缓解智齿疼痛各有妙招。冷敷适用于智齿刚发炎、疼痛肿胀较为明显时,原理在于低温能促使局部血管收缩,减少血液渗出,进而减轻肿胀与疼痛。你可以用冰袋,外面裹一层薄毛巾,防止冻伤皮肤,敷在疼痛一侧的面颊外侧,靠近智齿的部位,每次冷敷 15 - 20 分钟,间隔 1 - 2 小时重复一次。要是没有冰袋,把冰块装进保鲜袋,再简单包一下也能应急。热敷则多用于智齿疼痛缓解期,炎症有所消退,但局部还有些酸胀不适之时。温热能够促进血液循环,加速组织修复。用干净柔软的毛巾,浸入温热(约 40 - 45℃)的水中,拧干后敷于面颊,同样每次 15 - 20 分钟,频率可比冷敷稍低些,一天 3 - 4 次即可。[插入图片:用冰袋冷敷面颊靠近智齿部位的示意图、用温毛巾热敷的示意图]
合理用药,对抗炎症
当智齿疼痛难忍时,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能助你一臂之力。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,它能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,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与疼痛感觉。一般按照说明书,根据疼痛程度,按需服用适当剂量,通常每 4 - 6 小时可重复用药一次,但 24 小时内用药量有一定上限,超量服用可能损伤胃肠道等器官。若是智齿冠周炎等伴有细菌感染,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抗生素,像阿莫西林、甲硝唑等,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按时、按量服用,服用抗生素期间禁止饮酒,否则可能引发不良反应,如双硫仑样反应,出现头晕、心慌、恶心呕吐等症状,后果严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