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晨醒来感觉鼻子不通气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 “可能感冒了”,顺手拿起感冒药吃下去。但实际上,鼻塞并非感冒的专属症状,很多时候身体发出的 “感冒信号” 可能是其他问题的伪装。
鼻塞常见原因大盘点
感冒引起的鼻塞
由病毒感染引发的感冒,确实常伴随鼻塞症状。这种鼻塞多因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所致,往往还会伴有咽痛、咳嗽、低热等全身不适,部分人可能出现头痛、乏力。一般来说,随着身体免疫力对病毒的清除,这些症状会在一周左右逐渐缓解,鼻塞也会随之消失。
鼻炎导致的鼻塞
鼻炎是引起鼻塞的常见 “元凶” 之一。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花粉、尘螨等过敏原后,会出现阵发性鼻塞,同时伴有鼻痒、连续打喷嚏、流大量清涕等症状,症状发作与接触过敏原密切相关。慢性鼻炎则多表现为交替性鼻塞,比如侧躺时下方鼻腔堵塞明显,起身活动后症状减轻,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,容易反复发作。
其他因素引发的鼻塞
鼻中隔偏曲是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的鼻腔结构异常,偏曲一侧的鼻腔常出现持续性鼻塞,还可能伴有头痛。鼻息肉会阻塞鼻腔通道,造成渐进性鼻塞,随着息肉增大,鼻塞会越来越严重,甚至影响嗅觉。鼻甲肥大则是鼻腔黏膜长期受刺激后增生肥厚,导致鼻腔空间变窄,引发鼻塞。此外,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因黏液性水肿,也可能出现鼻腔黏膜肿胀,进而引起鼻塞。
“假感冒” 症状全解析
过敏性鼻炎
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感冒有几分相似,但其特点更为明显。患者会频繁感到鼻痒,忍不住揉鼻子,随后出现连续多个喷嚏,流出的鼻涕多为清水样。与感冒不同的是,过敏性鼻炎一般不会出现发热、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,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,若不及时干预,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。
病毒性心肌炎
病毒性心肌炎在发病初期,可能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,如鼻塞、流涕、咽痛、发热等,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。但随着病情发展,患者会逐渐出现胸闷、心悸、气急等症状,活动后这些不适会加重。这是因为病毒侵犯心脏,影响了心脏的正常功能,若不及时治疗,可能会对心脏造成严重损害。
大叶性肺炎
大叶性肺炎起病急骤,初期可能有类似感冒的发热、乏力症状,但很快会出现高热,体温可达 39℃以上,同时伴有畏寒、咳嗽,咳嗽时可能咳出铁锈色痰,还会感到胸痛,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。通过 X 光检查,可发现肺部有明显的实变阴影,这是区分于感冒的重要特征。
急性肾炎
急性肾炎在发病初期,也可能出现咽痛、低热等类似感冒的表现,容易被忽视。但一段时间后,患者会逐渐出现食欲减退、面部或下肢浮肿、尿少等症状,尿液颜色可能变深,出现血尿或蛋白尿。这是肾脏受到损伤的信号,需要及时就医检查。
如何精准辨别真假感冒
从症状来看,感冒常伴有发热、咽痛、咳嗽等全身症状,而 “假感冒” 如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部局部症状;病毒性心肌炎、急性肾炎等则会在后续出现特定器官的相关症状。
从病程来说,普通感冒一般一周左右可自愈,而 “假感冒” 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,若不针对病因治疗,症状可能会持续加重或反复发作。
从治疗反应来看,感冒服用普通感冒药后症状会有所缓解,而 “假感冒” 如过敏性鼻炎服用感冒药效果不佳,需要使用抗过敏药物或鼻用激素才能改善症状。
应对策略与建议
如果是感冒引起的鼻塞,症状较轻时可多喝温水、保证休息,鼻塞明显时可用热毛巾敷鼻或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缓解。若症状较重,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感冒药。
对于鼻炎导致的鼻塞,过敏性鼻炎需避免接触过敏原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、鼻用糖皮质激素等;慢性鼻炎则需注意鼻腔卫生,避免不良刺激,必要时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。
若是鼻中隔偏曲、鼻息肉、鼻甲肥大等结构性问题引起的鼻塞,经医生评估后,可能需要手术治疗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则需遵医嘱补充甲状腺激素,以缓解鼻塞等相关症状。
当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时,要注意观察症状的变化和特点。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加重,比如发热持续不退、胸闷心悸、浮肿尿少等,应及时就医,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,再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生活中,很多人会把鼻塞等同于感冒,但实际上,鼻塞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。了解这些可能引起鼻塞的原因和 “假感冒” 的症状,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身体发出的信号。当身体出现不适时,仔细观察、科学辨别,才能更好地守护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