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食养生:给脾胃来场清凉 SPA
夏季气温高,人体易受暑湿侵袭,脾胃功能也会随之减弱,合理饮食能为脾胃带来清凉呵护。
多吃瓜类食物是夏季养生的好选择,冬瓜含水量高,能清热利水,无论是做冬瓜汤还是清炒冬瓜,都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湿气;丝瓜质地鲜嫩,有清热化痰、凉血解毒的作用,用丝瓜搭配鸡蛋煮汤,清淡又营养;西瓜作为夏季常见水果,能清热解暑、生津止渴,但要注意适量食用,避免过量引起肠胃不适。
酸味食物在夏季也不可或缺,醋能开胃消食,还能帮助抑制细菌滋生,凉拌菜中加入适量醋,既提升口感又有益健康;乌梅可敛汗生津,用乌梅煮水制成乌梅汤,冰镇后饮用能有效缓解夏季口干舌燥;山楂能促进消化,用山楂泡水或制作山楂糕,适合食欲不振的人群食用。
夏季饮食还需远离油腻辛辣食物,油腻食物难以消化,会加重脾胃负担,容易引发腹胀、腹泻等问题;辛辣食物易助热上火,可能导致口干、咽痛等不适,日常饮食应以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为主,让脾胃轻松度过夏季。
运动养生:夏日轻运动,活力又健康
夏季运动需避开高温时段,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时间,才能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避免身体受损。
早上气温相对较低,是晨练的最佳时间,慢跑能增强心肺功能,跑步时选择公园、操场等空气清新的地方,速度不宜过快,保持均匀呼吸;瑜伽能拉伸身体、放松身心,通过简单的瑜伽体式,如猫式、狗式,可促进身体血液循环,改善身体柔韧性,晨练时间控制在 30 分钟到 1 小时为宜,运动前做好热身,避免肌肉拉伤。
傍晚时分,天气逐渐凉爽,适合外出散步,沿着河边或公园小路散步,既能呼吸新鲜空气,又能放松心情,散步时长建议在 1 小时左右,步伐缓慢适中,可与家人朋友同行,增进交流的同时也能坚持运动。
运动后有不少禁忌需要注意,运动后身体毛孔张开,此时不宜立刻吹空调,否则寒气易侵入体内,可能引发感冒、关节疼痛等问题;也不能马上喝冷饮,冷饮会刺激肠胃,导致肠胃痉挛,运动后应先擦干汗水,休息 10 到 15 分钟,再适量饮用温水补充水分。
作息养生:顺应天时,睡出好状态
夏季昼长夜短,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,能让身体保持良好状态。
早睡早起符合夏季的天时特点,夏季白天时间长,早上天亮得早,人体的生物钟也会随之调整,早睡能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,恢复体力,建议晚上 10 点半到 11 点之间入睡;早起可利用清晨的好时光进行学习或运动,开启活力一天,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,能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,增强免疫力。
午休对夏季养生十分重要,夏季午后气温较高,人体容易感到疲倦,短暂的午休能缓解疲劳,恢复精力,让下午保持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状态,午休时间建议控制在 20 到 30 分钟,不宜过长,以免影响晚上睡眠,午休时可选择躺卧,让身体得到充分放松。
睡前做好放松工作,能帮助提升睡眠质量,睡前用温水泡脚,可促进脚部血液循环,缓解一天的疲劳,泡脚时间控制在 15 到 20 分钟,水温以 40℃左右为宜;也可以进行简单的冥想,闭上眼睛,专注于呼吸,排除杂念,让身心逐渐平静,为入睡做好准备。
环境养生:打造清凉舒适小窝
舒适的居住环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度过夏季,抵御暑湿侵袭。
合理使用空调是关键,夏季使用空调时,温度设定在 26℃左右为宜,这个温度既能让人感到凉爽,又不会因温差过大对身体造成伤害,使用空调时避免长时间连续开启,每隔 2 到 3 小时打开窗户通风一次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防止空调病的发生,空调出风口不要直接对着人吹,以免引起头痛、关节不适等问题。
保持室内通风必不可少,清晨和傍晚气温较低,是开窗通风的最佳时间,清晨通风可将室内夜间产生的污浊空气排出,引入新鲜空气;傍晚通风能降低室内温度,改善室内空气质量,每次通风时间建议在 30 分钟以上,让室内空气充分交换。
在室内摆放合适的植物,既能增添清凉感,又能驱蚊,薄荷叶片翠绿,散发着清新的香气,能起到清凉解暑的作用,还能驱赶蚊虫;艾草不仅有独特的香味,还具有驱蚊、杀菌的功效,将艾草放置在室内角落或窗边,能有效减少蚊虫叮咬,这些植物还能美化室内环境,让居住空间更具生机。
夏季养生关键在于顺应季节特点,从饮食、运动、作息、环境等方面做好调整,才能有效抵御暑湿,保持身体健康。当我们把这些养生方法融入日常生活,就能在炎热的夏季依然拥有舒适、健康的生活状态,更好地享受夏日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