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醒来对着镜子,原本有神的双眼肿成了 “金鱼眼”,双眼皮被挤成内双,连带着眼周皮肤都显得松弛暗沉。无论是要赶去上班、赴约,还是日常拍照,肿眼泡都会让整个人的状态大打折扣,甚至让人下意识想用刘海或墨镜遮挡,无形中增添了不少烦恼。其实,眼睛浮肿并非无计可施,只要找对方法,就能快速缓解,恢复眼部清爽状态。
想要有效消肿,首先得弄清楚眼睛浮肿的原因。最常见的情况是睡前饮水过多,夜间身体代谢减缓,水分无法及时排出,就容易在眼周堆积 —— 眼周皮肤本就薄嫩,皮下组织疏松,水分潴留后肿胀会更明显。长期熬夜或睡眠质量差,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,导致血液淤积、代谢废物堆积,进而引发浮肿。此外,过敏也是重要诱因,接触花粉、尘螨、护肤品中的某些成分后,眼周皮肤会出现过敏反应,伴随肿胀、瘙痒;若是眼睛伴随红肿、疼痛,还可能是结膜炎、麦粒肿等炎症问题,这种情况需要格外注意眼部护理。
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眼周浮肿,以下 9 个方法能针对性缓解,帮助眼睛快速 “还原”。
第一个方法是冷敷,这是应对急性浮肿的 “急救神器”。准备一个干净的冰袋,裹上一层薄毛巾(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冻伤),轻轻敷在闭合的双眼上,保持 5 到 10 分钟。若没有冰袋,也可以把干净毛巾浸泡在冰水中,拧至半干后敷眼。低温能刺激眼周血管收缩,减少血管扩张带来的肿胀,同时减缓局部血液循环,避免水分进一步堆积。早上时间紧张时,用冷藏后的金属勺子(勺背朝下)敷眼,也能起到类似效果。
第二个方法是热敷,更适合慢性浮肿或熬夜后的眼部肿胀。将毛巾放入 40℃左右的温水中浸泡,拧干后敷在眼部,每次 10 到 15 分钟,期间可以多次换水保持温度。热敷能促进眼周血液循环,加速代谢废物排出,缓解肌肉紧张,尤其适合因循环不畅导致的浮肿。需要注意的是,若是过敏或炎症引起的红肿,不建议使用热敷,以免加重症状。
第三个方法是穴位按摩,通过按压眼周穴位疏通循环。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睛明穴(内眼角上方凹陷处)、攒竹穴(眉头凹陷处)、鱼腰穴(眉峰处)、丝竹空穴(眉尾凹陷处),每个穴位按压 1 到 2 分钟,力度以感到轻微酸胀为宜。按摩能刺激淋巴循环,帮助排出眼周多余水分,同时放松眼周肌肉,缓解疲劳。按摩前建议涂抹适量眼霜,减少手指与皮肤的摩擦,避免损伤眼周皮肤。
第四个方法是调整睡姿,利用重力减少水分堆积。睡觉时在枕头上额外垫一个薄枕,将头部垫高 5 到 10 厘米,这样能让头部位置高于心脏,减少血液和水分向眼周流动,从源头降低浮肿概率。需要注意的是,枕头高度不宜过高,以免影响颈椎健康,选择柔软有支撑性的枕头最佳。
第五个方法是控制盐分摄入,避免体内水分潴留。日常饮食中减少咸菜、腌制品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的摄入,烹饪时也尽量少放盐。过多的盐分容易导致身体水肿,眼周作为敏感区域,肿胀会更突出。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补充膳食纤维,有助于促进身体代谢,减少水肿。
第六个方法是保证充足睡眠,给眼部足够的修复时间。成年人每天应保证 7 到 8 小时的优质睡眠,尽量在晚上 11 点前入睡,避免熬夜。睡眠不足会打乱身体的代谢节奏,影响眼部血液循环,加重浮肿。睡前可以通过泡脚、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,提高睡眠质量,让眼部在睡眠中自然恢复状态。
第七个方法是适量饮水,促进身体代谢。很多人以为睡前喝水多会浮肿,就减少全天饮水量,其实这反而会导致身体代谢减慢,加重水肿。白天应少量多次饮水,每天保证 1500 到 2000 毫升的饮水量,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,从整体上改善水肿体质,减少眼周浮肿的发生。
第八个方法是补充维生素 C,增强血管弹性。维生素 C 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,增强血管壁的弹性,减少血管扩张引起的浮肿。日常可以多吃橙子、猕猴桃、草莓、青椒等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,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 C 制剂,从内到外改善眼部状态。
第九个方法是对症使用药物,应对炎症性浮肿。若是因结膜炎、麦粒肿等炎症引起的眼睛肿胀,伴随红肿、疼痛、分泌物增多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。切勿自行用药或用手揉眼,以免加重炎症,影响眼部健康。
早上醒来对着镜子,原本有神的双眼肿成了 “金鱼眼”,双眼皮被挤成内双,连带着眼周皮肤都显得松弛暗沉。无论是要赶去上班、赴约,还是日常拍照,肿眼泡都会让整个人的状态大打折扣,甚至让人下意识想用刘海或墨镜遮挡,无形中增添了不少烦恼。其实,眼睛浮肿并非无计可施,只要找对方法,就能快速缓解,恢复眼部清爽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