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食避雷指南:这八大禁忌,你中招了吗?

2025-09-22

秋季是螃蟹最为肥美的时节,不少人会趁着这个季节大快朵颐,但盲目吃蟹容易给身体带来负担。首先要注意不宜吃蟹的人群,比如脾胃虚寒者,螃蟹性寒,这类人群食用后可能出现腹痛、腹泻等症状;还有患有痛风的人群,螃蟹嘌呤含量较高,容易诱发痛风发作。其次,食用前务必将螃蟹清洗干净,尤其是蟹壳缝隙和蟹爪部位,避免残留泥沙和细菌。另外,螃蟹的蟹腮、蟹肠、蟹心和蟹胃这四个部位含有较多细菌和污物,不宜食用,食用前需仔细剔除。

进入秋季后,天气逐渐转凉,人体肠胃功能相对减弱,此时若常吃油腻、煎炸食物,会进一步加重肠胃负担。像炸鸡、炸薯条、肥肉等食物,脂肪含量高,不易消化,容易在肠胃内堆积,引发消化不良、腹胀等问题。而秋季本身就是肠胃疾病的高发期,过多食用这类食物会增加患肠胃炎等疾病的风险,因此建议秋季饮食以清淡、易消化为主,减少油腻、煎炸食物的摄入。

很多人认为秋季需要进补,便大量进食温补燥热食物,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恰当。秋季气候干燥,人体容易出现秋燥症状,如口干舌燥、皮肤干燥、便秘等,此时若大量食用羊肉、狗肉、辣椒等温补燥热食物,会加重体内的燥热之气,导致秋燥症状更明显,还可能出现上火、流鼻血等情况。秋季饮食更适合选择滋阴润燥的食物,比如银耳、百合、雪梨等,既能补充身体水分,又能缓解秋燥。

秋季气温下降,火锅成为不少人的饮食选择,但过多食用涮火锅以及狗肉,对健康不利。吃火锅时,食材多为肉类,且汤底温度较高,容易导致内火聚积,出现便秘、长痘等症状。建议吃火锅时多搭配青菜、菇类等蔬菜,减少肉类的摄入,同时控制食用频率。狗肉热量极高,属于温补食物,秋季食用容易引发上火,且吃火锅时不宜同时喝茶,茶叶中的鞣酸会与肉类中的蛋白质结合,形成不易消化的鞣酸蛋白质,可能导致便秘。

秋季天气干燥,人体易出现上火症状,辛辣食物如辣椒、花椒、生姜等会进一步刺激身体,加重上火情况,还可能损伤呼吸道黏膜,引发咽喉肿痛等问题。同时,随着气候转凉,肠胃对生冷食物的耐受度降低,过多食用冰淇淋、冰镇饮料、生鱼片等生冷食物,容易刺激肠胃黏膜,导致肠胃痉挛、消化不良,甚至引发肠胃炎,因此秋季应尽量少吃辛辣和生冷食物。

秋季是水生植物成熟的季节,像茭白、莲藕、菱角等深受人们喜爱,但这类食物生长在水中,容易附着囊蚴。如果生吃或未彻底煮熟,囊蚴可能进入人体,引发肠黏膜发炎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对儿童的危害更大。因此,食用水生植物前需彻底清洗干净,并用高温煮熟煮透,确保安全。

秋季气候宜人,食材丰富多样,人们的食欲也随之增加,容易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。过量进食会导致体内热量过剩,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,使人发胖,还会加重肠胃和肝脏的负担,影响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。因此,秋季饮食应注意适量,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,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。

从中医角度来看,秋季燥邪当令,肺与燥气相通,人体容易感受秋燥之邪,出现咳嗽、咽干、皮肤干燥等症状,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容易在此时复发或加重。过燥食物如煎炸类食品、炒花生、炒瓜子等,会进一步加重体内的燥气,加剧不适症状。因此,秋季应忌吃过燥食物,多选择滋润肺部、缓解秋燥的食物,保护呼吸系统健康。

秋意渐浓,饮食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,了解并避开秋季饮食中的八大禁忌,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,减少身体不适的发生,让身体在秋季保持良好状态。

相关推荐

敏肌救星来了!手把手教你摆脱过敏困扰

本文介绍皮肤过敏的根源,详解敏肌日常清洁、保湿、防晒等护理要点,分享助力恢复的生活习惯,推荐合适护肤品,提醒避开护理误区及就医时机,助敏肌摆脱困扰。

阅读全文
2019年度祛痘红黑榜 | 好用到哭与踩雷警告

2019 年祛痘产品市场火热,本文揭晓当年最热卖的祛痘产品排行榜 10 强。介绍各产品品牌、核心成分、功效及质地,还分析当年祛痘产品销售概况,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祛痘好物。
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