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蛋是日常饮食里的营养常客,富含优质蛋白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一直是很多人补充营养的首选。但进入秋天,随着气候变得干燥、人体代谢节奏调整,单靠鸡蛋补充营养还不够全面。其实秋天有不少应季食物,不仅口感贴合季节需求,营养维度比鸡蛋更丰富,能更好地帮我们应对秋燥、补足能量,下面这 7 种宝藏食物就值得放进秋日餐桌。
先来说说能缓解秋燥的 “润燥先锋”—— 秋梨和百合。秋天空气湿度低,很多人会出现口干、喉咙痒的情况,秋梨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好选择。它水分含量高达 85% 以上,不仅能快速补水,还含有梨苷、鞣酸等成分,能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。日常吃秋梨的方式很多,最简单的是洗净直接吃,感受脆嫩多汁的口感;也可以把梨去核切块,加冰糖蒸 15 分钟做成冰糖炖梨,温热食用更适合秋天的肠胃;如果想方便保存,还能将梨去皮煮烂,加少量冰糖收浓制成雪梨膏,每天用温水冲饮,润燥效果同样好。
同样适合秋天吃的百合,则有着 “养阴仙子” 的称号。它含有黏液质,能养阴润肺,对秋天常见的干咳少痰很有帮助,同时百合中的百合苷还能帮助舒缓情绪,适合秋乏明显的人。烹饪百合时,搭配主食或蔬菜都很合适,比如煮小米粥时加一把干百合,煮好的粥品带着淡淡的清香;也可以用新鲜百合和西芹、腰果一起快炒,脆嫩的口感搭配坚果的香气,营养又开胃。
接下来是能补充能量的 “坚果组合”—— 核桃和杏仁。核桃一直被称为 “益智瑰宝”,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,尤其是对大脑有益的 α- 亚麻酸,还含有蛋白质、维生素 E 和钙、磷等矿物质,比鸡蛋的脂肪酸种类更丰富。秋天吃核桃,既能当零食直接剥壳吃,也能和黄豆、糯米一起打成核桃露,加热后喝起来香甜醇厚;还可以在烤面包、蒸馒头时加入核桃碎,让主食多一层营养。
杏仁则是秋天的 “养肺能手”,中医认为杏仁能润肺、止咳平喘,现代营养学也发现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E、膳食纤维和钙,其中钙含量比鸡蛋高不少。日常吃杏仁,可以选择原味巴旦木,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;也能将杏仁磨成粉,和牛奶一起煮成杏仁茶,口感细腻;还可以在拌凉菜时撒一把杏仁片,比如凉拌黄瓜、凉拌木耳时加入,能增加口感层次。
在优质蛋白补充上,鱼肉和鸡肉比鸡蛋更有优势。鱼肉尤其是深海鱼,比如三文鱼、鳕鱼,含有丰富的 DHA 和优质蛋白,DHA 对大脑和视力都有好处,蛋白质含量也比鸡蛋高,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。秋天吃鱼肉,推荐清蒸的做法,比如清蒸鲈鱼,只需要加少量姜丝、葱段,蒸熟后淋上生抽,就能保留鱼肉的鲜嫩,最大程度锁住营养;也可以用鳕鱼和豆腐一起煮汤,汤色奶白,营养又暖胃。
鸡肉则是低脂高蛋白的代表,它的蛋白质含量比鸡蛋高,脂肪含量却更低,尤其是去皮鸡胸肉,特别适合需要控制脂肪摄入的人。秋天吃鸡肉,做法多样,经典的宫保鸡丁酸甜可口,搭配花生和青椒,营养均衡;也可以用整鸡和红枣、枸杞一起炖汤,慢炖 1 小时后,汤品浓郁,鸡肉软烂,喝上一碗能驱散秋凉;还能将鸡胸肉切丝,和青椒、胡萝卜一起快炒,简单快捷又营养。
最后不能少的是 “蔬菜之星”—— 西兰花和菠菜。西兰花被称为 “微量元素宝库”,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、维生素 K 和膳食纤维,维生素 C 含量是鸡蛋的十几倍,能增强免疫力,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蠕动。秋天吃西兰花,清炒或蒜蓉炒都很合适,蒜蓉能提升西兰花的香味,简单调味就能凸显食材本身的清甜;也可以将西兰花焯水后,和虾仁一起快炒,虾仁的鲜和西兰花的脆完美结合。
菠菜则是 “营养全能王”,它含有丰富的铁、维生素 A 和膳食纤维,铁元素能预防缺铁性贫血,维生素 A 对眼睛有益。秋天吃菠菜,菠菜蛋花汤是家常做法,简单易做,口感清淡;也可以将菠菜焯水后凉拌,加入少量香油、盐和生抽,清爽开胃;还能将菠菜切碎,和肉末一起做成菠菜丸子,煮在汤里或红烧都很美味。
秋天是养生的关键时期,饮食在养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选择应季且营养丰富的食物,合理搭配,才能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,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