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而 HPV(人乳头瘤病毒)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。近年来,HPV 疫苗热度不断攀升,很多女性开始关注疫苗接种问题。其中,不少生过孩子的妈妈会有这样的疑问:已经生育过,还有必要接种 HPV 疫苗吗?二价、四价、九价疫苗又该如何选择?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。
生过孩子,为何仍需接种 HPV 疫苗?
很多人认为,生过孩子就意味着经历过性生活,已经错过了接种 HPV 疫苗的最佳时机。这种想法其实存在误区。HPV 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,但也可通过密切接触、间接接触(如共用毛巾、浴缸等)传播。即便已经生育,在日常生活中仍存在感染 HPV 的风险。
从疫苗作用原理来看,HPV 疫苗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,来预防特定类型的 HPV 感染。虽然生育后可能已经接触过部分 HPV 病毒,但疫苗仍能对未感染的病毒亚型起到预防作用。
世界卫生组织(WHO)明确指出,HPV 疫苗的接种对象不仅是未发生性行为的女性,已婚已育女性同样可以从疫苗接种中获益。多项研究表明,接种 HPV 疫苗能显著降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风险。
二价、四价、九价疫苗,差异在哪里?
覆盖病毒类型大不同
二价 HPV 疫苗主要针对 HPV16 和 HPV18 两种高危型别。这两种病毒亚型与 70% 的宫颈癌发病相关,也就是说,接种二价疫苗能有效预防七成以上的宫颈癌。
四价 HPV 疫苗除了覆盖 HPV16 和 HPV18 外,还增加了 HPV6 和 HPV11 两种低危型别。HPV6 和 HPV11 是导致 90% 尖锐湿疣的主要病毒,因此四价疫苗在预防宫颈癌的基础上,还能预防生殖器疣。
九价 HPV 疫苗覆盖范围更广,除了上述 6 种型别外,还包含 HPV31、HPV33、HPV45、HPV52、HPV58 这 5 种高危型别,能预防约 90% 的宫颈癌、肛门癌、阴道癌等恶性肿瘤。
适宜接种人群有区别
不同价数的 HPV 疫苗适宜接种年龄有所差异。二价疫苗适用年龄范围较广,9 - 45 岁女性均可接种;四价疫苗适用于 20 - 45 岁女性;九价疫苗目前国内批准的接种年龄为 9 - 26 岁女性。不过,随着研究的深入,部分地区已逐步放宽九价疫苗的年龄限制。
接种程序与不良反应
二价疫苗接种程序为 0 月、1 月和 6 月各接种 1 剂,共 3 剂;四价和九价疫苗接种程序相同,分别在 0 月、2 月和 6 月各接种 1 剂。三种疫苗接种后都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,常见的有注射部位疼痛、红肿,少数人可能出现头痛、发热等全身症状,一般无需特殊处理,可自行缓解。
接种 HPV 疫苗注意事项
接种前,建议进行 HPV 筛查和 TCT 筛查,了解自身感染情况。但即使检测出 HPV 阳性,也不意味着不能接种疫苗,仍可对未感染的型别起到预防作用。处于感冒、发热等疾病急性期,或对疫苗成分过敏的人群,应暂缓接种。妊娠期女性不建议接种,哺乳期女性接种需谨慎评估。
接种后,应在接种点留观 30 分钟,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严重过敏反应。接种疫苗不能替代宫颈癌筛查,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 HPV 检测。
无论是已婚已育女性,还是年轻女孩,接种 HPV 疫苗都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。根据自身年龄、经济条件、感染风险等因素,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类型,才能为健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