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身体开始出现喉咙发紧、鼻子发痒、轻微头痛等不适时,很可能是感冒的初期信号。这个阶段是阻止症状加重的关键时期,及时用对方法,能让恢复周期缩短不少。
多休息,睡好觉
感冒初期最忌讳硬撑着工作或熬夜。身体在睡眠时会启动自我修复机制,免疫细胞会加速合成,帮助对抗病毒。有研究显示,连续睡眠不足 7 小时的人,感冒症状持续时间会比睡眠充足者长 30% 以上。如果一开始就感觉疲惫,不妨提前结束工作,窝在温暖的被窝里睡个好觉,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应对病毒侵袭。尤其是夜间 10 点到凌晨 2 点,是免疫系统修复的黄金时段,尽量保证这段时间处于深度睡眠状态。
补充维 C,增强免疫力
维生素 C 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,帮助身体更快清除感冒病毒。感冒初期每天补充适量维生素 C,可减轻鼻塞、咽痛等症状。新鲜水果中,猕猴桃每 100 克含维 C 约 80 毫克,橙子约 50 毫克,草莓约 60 毫克,每天吃 200 克左右就能满足日常需求。如果不爱吃水果,也可以选择维 C 补充剂,每天摄入量控制在 100-200 毫克即可,过量反而可能引起肠胃不适。
温盐水漱口、清洗鼻腔
感冒初期病毒容易在咽喉和鼻腔滋生,用温盐水处理能减少病菌数量。漱口时,取一杯温水加半茶匙食盐,搅拌溶解后仰头含漱,让盐水接触到咽喉部位,每次持续 30 秒,重复 3-4 次,能缓解喉咙干痒。清洗鼻腔可准备专用洗鼻器,将生理盐水(0.9% 浓度)倒入洗鼻器,头部稍前倾,让盐水从一侧鼻孔流入,从另一侧流出,早晚各一次,能减轻鼻塞和鼻腔分泌物。
喝杯热饮,温暖身心
热饮能促进血液循环,帮助身体排出寒气。生姜 3-4 片加适量红糖,用沸水冲泡后焖 5 分钟,趁热饮用可缓解风寒感冒初期的怕冷、流清涕症状,但风热感冒(如咽喉肿痛、黄痰)者不宜多喝。若有轻微咳嗽,可用 40℃左右的温水冲蜂蜜,搅拌均匀后慢慢喝下,蜂蜜的黏稠感能保护咽喉黏膜,减轻咳嗽频率。注意热饮温度控制在 50℃以下,避免烫伤食道。
适当运动,加速恢复
感冒初期进行轻度运动能加快新陈代谢,帮助身体排出毒素。选择散步、瑜伽等低强度运动,每次 20-30 分钟,每周 3-4 次即可。运动时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,若出现胸闷、头晕等症状,应立即停止。需要注意的是,跑步、跳绳等高强度运动可能会消耗过多体力,反而降低免疫力,不利于恢复。
健康饮食,助力康复
感冒期间的饮食要兼顾营养和易消化。早餐可以吃鸡蛋羹搭配全麦面包,补充优质蛋白和 B 族维生素;午餐加一份清蒸鱼或瘦肉,为身体提供修复所需的氨基酸;晚餐不妨喝碗杂粮粥,搭配西兰花、菠菜等深色蔬菜,其中的抗氧化物质能帮助减轻炎症反应。尽量避免辛辣、油腻食物,减少肠胃负担,让身体能集中精力对抗病毒。
及时就医,科学用药
如果采取上述方法后,症状仍在加重,比如出现持续高烧(超过 38.5℃)、剧烈咳嗽、呼吸困难等情况,应及时就医。医生会根据症状判断是否需要使用药物,比如退烧药适用于体温过高时,止咳药可缓解严重咳嗽影响休息的情况。用药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或医嘱服用,避免擅自增减剂量。
感冒是身体免疫力与病毒博弈的过程,初期做好这些事,能为身体提供有力支持。其实,平时注意勤洗手、保持室内通风、根据气温增减衣物,也能有效降低感冒的发生几率。当身体发出感冒信号时,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,才能更快恢复到健康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