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挞大概是少有的能征服全年龄段味蕾的甜品,刚出炉时带着黄油香气的酥皮,轻轻一碰就簌簌掉渣,咬开后是丝滑如布丁的内馅,温热的口感裹着淡淡的奶香,甜而不腻,无论是作为早餐配咖啡,还是下午茶的小点心,都能让人瞬间心情变好。很多人觉得蛋挞好吃却难做,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步骤,在家也能轻松复刻出不输甜品店的味道。
首先要准备好制作蛋挞的食材,基础款蛋挞所需材料简单易寻,新手也能轻松备齐。需要冷冻蛋挞皮 10-12 个(选择黄油含量高的款式,烤后酥皮更香浓),鸡蛋黄 3 个(只用蛋黄能让内馅更嫩滑,颜色也更鲜亮),纯牛奶 100 毫升,淡奶油 150 毫升(建议用动物淡奶油,口感更醇厚),细砂糖 30 克(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用量,喜欢偏甜的可以加到 35 克),还可以准备少量香草精(没有也可以省略,主要是增加风味层次)。
接下来是蛋挞液的调配,这一步直接影响蛋挞的口感,一定要注意细节。先把细砂糖倒入大碗中,加入纯牛奶,用打蛋器轻轻搅拌,直到细砂糖完全溶解,这里不用过度搅拌,避免产生过多气泡。接着加入淡奶油和香草精(如果使用),继续用打蛋器以画圈的方式混合均匀,混合到液体表面没有明显油星即可。然后放入蛋黄,同样用打蛋器缓慢搅拌,让蛋黄和奶液充分融合,搅拌过程中要控制力度,防止蛋黄被搅散后产生过多泡沫,否则烤出来的蛋挞内馅会有气孔,不够光滑。
调配好的蛋挞液必须经过过滤,这是让内馅达到丝滑口感的关键步骤。准备一个细筛网,把蛋挞液慢慢倒入筛网中,用勺子背部轻轻按压,帮助液体快速过滤,过滤后的蛋挞液会变得非常细腻,没有颗粒感。过滤完成后,把蛋挞液静置 5 分钟,让里面残留的小气泡自然消散,也可以用勺子轻轻撇去表面的气泡,这样烤出来的蛋挞内馅才会平整光滑。
蛋挞皮的处理也不能忽视,冷冻蛋挞皮需要提前从冰箱取出,放在室温下解冻 10-15 分钟,解冻到蛋挞皮边缘变软,但整体还是挺括的状态最佳。如果解冻时间过长,蛋挞皮会变得太软,后续倒入蛋挞液时容易变形;如果解冻不充分,烤的时候酥皮可能会鼓包,影响外观和口感。解冻好的蛋挞皮可以放在烤盘里,用手指轻轻按压一下蛋挞皮的底部,让底部更紧实,防止烤的时候底部鼓起。
然后就到了烤制环节,首先要提前预热烤箱,上下火 200 摄氏度,预热时间大约 10 分钟,一定要确保烤箱达到设定温度后再放入蛋挞,这样才能让蛋挞皮快速定型,烤出酥脆的口感。预热的同时,把静置好的蛋挞液倒入蛋挞皮中,倒至蛋挞皮的 8 分满即可,不要倒太满,因为蛋挞液在烤制过程中会膨胀,倒太满容易溢出,影响外观。
把装有蛋挞的烤盘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,上下火 200 摄氏度,烤制 20-25 分钟。具体的烤制时间需要根据自家烤箱的脾气调整,比如有些烤箱温度偏高,可能 20 分钟就够了,有些温度偏低,则需要延长到 28 分钟。烤制过程中可以观察蛋挞的状态,当蛋挞皮边缘变成金黄色,内馅表面微微鼓起,并且呈现出光滑的焦糖色时,就说明蛋挞已经烤好了。
刚烤好的蛋挞香气扑鼻,一定要先放凉 2-3 分钟再食用,避免烫伤口腔。放凉后的蛋挞,酥皮依然保持着酥脆的口感,内馅则更加丝滑,一口咬下去,黄油的香气和奶香在口中交织,甜而不腻,让人回味无穷。
很多人第一次尝试做蛋挞时,总会担心失败,但其实只要按照步骤操作,注意食材的比例和烤制的温度,就能轻松成功。而且在家做蛋挞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,比如喜欢果肉的可以在蛋挞液中加入切碎的芒果丁或草莓丁,喜欢浓郁口感的可以在表面撒一层芝士碎,解锁更多不同的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