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护理是一场持久战,而其中关于去角质的讨论一直热度不减。有人坚信频繁去角质能让肌肤光滑细腻,也有人认为过度去角质会伤害皮肤。到底常常去角质对皮肤有什么影响?接下来就为你详细解答。
在探讨去角质的影响前,我们需要先了解角质层。角质层位于皮肤最外层,由多层扁平、死亡的细胞堆积而成。这些细胞紧密排列,就像一道坚固的城墙,不仅能阻挡外界的灰尘、细菌、污染物,还能防止皮肤内部的水分过度流失,维持皮肤的含水量和酸碱平衡,是皮肤抵御外界侵害的第一道防线 。
正常情况下,皮肤有着自己的新陈代谢节奏。新生的细胞从皮肤底层逐渐向上推移,大约 28 天(不同年龄段和肤质会有所差异)后,原本位于表层的细胞就会变成老废角质自然脱落。这个过程中,角质层会不断自我更新和修复,维持皮肤的健康状态。也就是说,如果皮肤代谢正常,无需人为频繁干预去角质。
然而,很多人却走入了频繁去角质的误区。过度去角质,首先会破坏皮肤屏障。当我们过于频繁地去除角质,就像是不断拆除城墙的砖块,角质层会变得越来越薄。失去了足够厚度的保护,皮肤对紫外线、冷热变化、化妆品刺激等外界因素的抵御能力大幅下降,容易出现泛红、刺痛、瘙痒等敏感症状。
皮肤屏障受损后,还容易引发炎症。原本被隔绝在外的细菌、过敏原等有害物质更容易侵入皮肤,免疫系统察觉到威胁后会启动防御机制,导致皮肤出现痘痘、湿疹等炎症反应,原本光滑的肌肤变得状况百出。
同时,频繁去角质会导致皮肤干燥。角质层中的天然保湿因子和脂质对维持皮肤水分至关重要,过度去角质会破坏这层结构,让皮肤水分流失速度加快。即便使用大量保湿产品,也难以弥补水分的快速散失,皮肤变得干燥粗糙,甚至出现脱屑现象。
不同肤质对于去角质的需求和耐受程度大不相同。油性皮肤油脂分泌旺盛,角质层相对较厚,可以每周 1 - 2 次使用温和的磨砂膏或含有水杨酸、果酸成分的去角质产品,帮助清理毛孔内的油脂和堆积的老废角质,但要避免用力揉搓。
干性皮肤本身角质层较薄,水分易流失,过度去角质会让皮肤更加干燥脆弱,建议每 2 - 3 周去一次角质,选择滋润型的去角质啫喱,在去除角质的同时补充水分。
中性皮肤状态相对理想,每月去一次角质即可,或者根据皮肤实际状况灵活调整。选择温和的去角质水,轻轻擦拭皮肤,达到清洁和焕肤的效果。
敏感皮肤角质层薄弱,自我修复能力差,应尽量避免去角质。如果感觉皮肤有老废角质堆积,可选择极其温和的产品,在耳后等小面积皮肤上先做过敏测试,观察无异常后再谨慎使用,频率控制在每月 1 次以内。
在去角质方法和产品选择上也有讲究。常见的去角质方法有生物酶解法、化学酸类腐蚀法、物理型磨砂法。生物酶解法利用木瓜蛋白酶等成分,温和分解老废角质,适合各种肤质;化学酸类腐蚀法,如水杨酸、果酸等,能深入毛孔溶解角质,但浓度过高可能刺激皮肤,适合油性和耐受性较好的皮肤;物理型磨砂法,通过磨砂颗粒摩擦去除角质,使用时要控制力度,避免损伤皮肤,适合角质层较厚的油性皮肤。
产品方面,去角质霜质地温和,适合干性和中性皮肤;去角质水使用方便,能二次清洁皮肤,适合各种肤质;磨砂膏清洁力较强,适合油性皮肤。大家在选择时,一定要结合自身肤质,仔细查看产品成分和使用说明。
去角质并非越多越好,科学合理地护理角质层,才能让皮肤保持健康状态。当你下次拿起去角质产品时,不妨思考一下,皮肤真的需要这次去角质吗? 遵循皮肤自身的规律,适度去角质,才能收获透亮健康的好皮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