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两点,你从睡梦中惊醒,上腹部传来阵阵绞痛,翻个身想缓解不适,疼痛却丝毫没有减轻;又或是加班到深夜,刚躺下就感觉胃部反酸、胀痛,折腾半宿也无法入眠。这样的经历,其实很多人都曾遇到过。
一、探寻夜间胃疼的 “幕后黑手”
(一)饮食 “雷区”
晚餐若是吃得过饱,胃部需要超负荷工作才能消化食物,即便进入睡眠状态,胃也无法得到休息,持续的蠕动会引发胀痛感。辛辣、油腻的食物,比如火锅、烧烤、炸鸡等,会刺激胃黏膜,导致胃黏膜充血、水肿,夜间胃部蠕动减缓时,这些刺激带来的不适感会更加明显。还有些人习惯睡前吃宵夜,此时距离睡眠时间过近,食物未被充分消化就进入睡眠阶段,胃内压力升高,容易引发疼痛。
(二)疾病 “潜伏”
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本身就存在炎症,夜间胃酸分泌相对较多,没有食物中和胃酸,胃酸直接刺激受损的胃黏膜,就会引发疼痛。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症状就是 “空腹痛”,夜间处于空腹状态时,胃酸会直接进入十二指肠,刺激溃疡面,导致上腹部疼痛,有时还会伴随反酸、嗳气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夜间平躺时,食管与胃处于同一水平面,胃酸更容易反流至食管,不仅会引起胃部疼痛,还可能伴随胸骨后烧灼感。
二、紧急应对,缓解夜间胃疼
(一)居家物理疗法
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敷在胃部,温度控制在 40℃左右,每次敷 15-20 分钟,温热的刺激能促进胃部血液循环,放松胃部肌肉,缓解痉挛带来的疼痛。按摩时可将双手搓热,以肚脐为中心,顺时针轻轻打圈按摩,力度适中,每次按摩 5-10 分钟,能帮助促进胃肠蠕动,减轻胀痛感。
(二)饮食 “救星”
适量吃几片苏打饼干,苏打饼干属于碱性食物,能中和部分胃酸,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,缓解疼痛。喝一杯温牛奶,牛奶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,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,同时温热的饮品也能舒缓胃部不适,但要注意不要喝冰牛奶,以免加重刺激。
(三)药物 “出击”
若疼痛较为明显,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抑酸药,比如奥美拉唑、雷贝拉唑等,这类药物能抑制胃酸分泌,从根源上减轻胃部刺激。也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,如铝碳酸镁咀嚼片、硫糖铝混悬液等,帮助修复受损胃黏膜,缓解疼痛。需要注意的是,药物使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,避免自行用药带来的风险。
三、日常呵护,远离夜间胃疼困扰
(一)饮食 “好习惯”
保持三餐规律,晚餐尽量在睡前 3-4 小时完成,避免过饱或过饥。饮食搭配上,多吃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比如小米粥、蔬菜、瘦肉、鱼肉等,减少辛辣、油腻、生冷食物的摄入。同时,要注意细嚼慢咽,充分咀嚼食物能减轻胃部消化负担。
(二)生活 “小准则”
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,尽量在晚上 11 点前入睡,保证充足睡眠,让胃部在夜间能正常休息。每天适当进行运动,比如散步、瑜伽、慢跑等,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,增强胃肠功能,但要注意避免在饭后立即运动,以免影响消化。此外,长期精神紧张、焦虑也会影响胃肠功能,平时可通过听音乐、看书、冥想等方式减轻压力,保持良好心态。
凌晨两点从睡梦中惊醒,上腹部阵阵绞痛;加班到深夜躺下,胃部反酸胀痛折腾半宿,这样的经历并非个例。当夜间胃疼频繁出现时,及时找到原因并做好应对与日常呵护,才能让胃部保持健康,拥有安稳的睡眠。